1987年,瀘州一老農上山采藥,突然腳下一空,滑下一處懸崖,老農抬頭一看,頓時嚇得半死,頭頂竟是兩口搖搖欲墜的金色棺材!
還有一件男女相擁,讓人面紅耳赤造型的石傭。
四川瀘州市合江縣的福寶鎮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古鎮,這個鎮子上不僅石獅子各個俏皮可愛,造型圓潤飽滿,表情靈動,還有著非常多的廟宇,沒走幾步就是一個,有三宮八廟之稱。
這個古鎮的不同尋常在于它是依山而建,建筑雕梁畫棟倒是其次,主要是附近的山體懸崖上有不少大小不一的洞穴,里面擺放著一些普通的生存用具。
就像居住的房子一樣,有大平層也有小戶型,這里的洞穴大的就幾百平米,小的僅容一人居住。
附近的村民們常在這里發現一些古錢幣和玉器,甚至還有一些相距百千年的累累白骨。 除了這些有人類居住痕跡的洞穴,附近的懸崖還有不少方形的窄小的洞穴,這些洞穴都是用來存放棺材的,也稱之為崖墓。
是古代人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種墓葬方式,主要是由于白堊紀時期沉積的砂巖顆粒大,排列松散,比較好開鑿。
1984年就曾經出土過一具漢代古棺。 出土這具古棺后的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后,福寶鎮的農民上山尋找草藥的時候,腳下一空跌到了一處斷崖上。
正是這里的特殊的地形地貌,懸崖并不陡峭,犬牙交錯,可以隱約可見一些階梯式的路徑。
老農也沒驚慌,耐著性子尋找出路。就在這往上爬的過程里,他猛一抬頭,赫然發現頭頂上有兩口巨大的石棺。
村民里老早就流傳過一些故事,說懸崖里有「金棺」,也就是黃色的石頭鑿出的棺木在太陽的照耀下,閃閃發光,這里往往藏著墓主人的金銀珠寶,也是發財的跡象。
老農試圖向上攀登看看里面有啥東西,可他嘗試幾次后都沒辦法,眼看著天色漸晚,他只好先尋找下山路。可回到家里,他輾轉反側,心里想的都是那金棺里的東西。
這個地方也不是第一次發現懸棺,老農思前想后決定上報給村長,村長又馬不停蹄的匯報給了當地的文管所。
考古專家來到懸崖附近,在工具的輔助下,專家們爬上了棺木,可惜的是,棺木周圍并沒有什麼太貴重的陪葬品。
由于棺木位置不好清理和發掘,專家們決定將棺木運回去再慢慢研究。 經過風吹雨淋的棺木在專家們細心地清理下露出本來的面目,棺木上刻著花紋和瑞獸,還有伏羲女媧圖等等,這應該是漢朝時期的夫妻合葬墓。 雖然墓主人沒有留下什麼陪葬品,但銘文上卻留下了墓主人的身份。上面寫著「東海太守梁中李少君」。
通過史料的相關查閱,專家們鎖定了一個曾經在山東當過太守的人,他的老家恰好就是四川瀘州,辭官后病逝應該就葬在了此處。
這兩口夫妻棺木給考古界帶來最大的震撼有兩個,其中一個是棺木上的刻畫。
男性棺木上是伏羲女媧交合圖,在古代象征陰陽調和,平衡之意,漢代人認為伏羲女媧可以保護墓主神靈,也可以給生者賜福。女棺木上雕刻著一幅大象嬉戲圖。
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載,四川有象。
但是對于古蜀是否有大象這一點,現代生活中始終存疑,因為從出土的各項文物中難以找到證明。而這一次出土的漢朝棺木上的花紋結合三星推曾出土的象牙,都是證明古蜀有大象的強有力的證據。
隨后,專家們在棺木里發現的第二件古物,讓人看得面紅耳赤。這是一對男女相擁的場景,男俑高帽長袖,右手搭在女俑香肩上,兩個人忘情的擁吻著。
這具陶俑的意義在于讓后人了解到了漢代女子的大膽和前衛,同時也看到了古代男女對愛情的炙熱表達。 這個陶俑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,珍藏在瀘州市博物館。
還有就是古代人也是會通過接吻表達愛意的呦,一不小心被陶俑秀了把恩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