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策去世后,孫權是如何安排嫂子大喬的?做法讓人唏噓不已
2023/11/29

ADVERTISEMENT

一、引言

大喬和小喬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人之一,她們出自皖城的橋氏家族,父親橋公是漢朝重臣橋玄的后裔,曾任揚州刺史。因為戰亂頻繁,橋公帶著兩個女兒回到了祖籍皖城,隱居不問世事。兩姐妹生得國色天香,美艷無雙,堪稱人間絕色。

公元199年,孫策和周瑜攻下皖城,得知城中有一對國色天香的姐妹花,便上門提親。橋公為了保全家族和平安,只得將兩個女兒嫁給了孫周二人。孫策納了大喬為妾,周瑜納了小喬為妻。

大喬和小喬的美貌不僅驚動了江東,也驚動了中原。曹操南下赤壁之前,曾立下誓言要得到二喬置于銅雀台。

赤壁之戰中,諸葛亮促成孫劉聯盟時也引用了《銅雀台賦》的兩句詩詞:「攬二喬于東南兮,樂朝夕之與共。」

周瑜得知后一怒為紅顏,同意了孫劉聯盟并在最終擊潰曹軍。

二、大喬的悲劇

大喬和孫策雖然是政治婚姻,但也有著深厚的感情。孫策是江東英雄,年少成名,勇猛善戰,開疆拓土。他對大喬溫柔體貼,寵愛有加。大喬也對孫策忠貞不渝,敬愛有加。兩人相敬相愛,恩愛無比。

可惜好景不長,公元200年四月,在外出打獵時,孫策被許貢的門客射穿了面頰,最后感染而死。臨死前,他把江東基業托付給了弟弟孫權,并囑托他好好照顧母親吳國太和妻子大喬。

ADVERTISEMENT

大喬得知丈夫死訊后悲痛欲絕,哭泣不已。她只有二十歲就成了寡婦,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里面對著無盡的寂寞和危險。

她的結局究竟如何呢?歷史上并沒有明確的記載,只有一些民間傳說和野史。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,看看孫權可能采取了哪些做法,以及他的動機和后果是什麼。

三、大喬的可能結局

關于大喬的結局,目前野史比較常見的說法有三種,其一是「抑郁而死」,其二是「被送給曹操」,其三是「被孫權納為妾」。這三種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,但也都有各自的漏洞。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。

抑郁而死

這種說法認為,大喬在孫策死后「哭泣數月而卒」。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清朝薛福成在《庸盦筆記》中的記載。他認為大喬和孫策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,孫策死后她無法承受失去愛人的打擊,所以悲傷過度而亡。

這種說法看似合理,但實際上有兩個漏洞。其一是孫策在臨死前,曾把孫權托付給張昭等重臣,并囑托他好好照顧母親吳國太和妻子大喬。

如果大喬和孫策之間的感情真的如此深厚,那麼她必將把對孫策的感情轉嫁到吳國太身上,悉心侍奉婆婆。

她也會對弟弟孫權表示尊敬和支持,幫助他穩定江東局勢。她不會因為自己的悲傷而忽視了丈夫生前的遺愿和家族的利益。

ADVERTISEMENT

其二是如果大喬真的因為抑郁而死,那麼這樣重要的事件必然會被史官記錄下來。但是在正史《三國志·吳書》中,并沒有提到大喬的死因和死亡時間。

這說明大喬并沒有在孫策死后不久就去世,而是活了很長時間。如果她活了很長時間,那麼她就不可能一直處于抑郁狀態,而是會逐漸恢復正常,并重新開始新的生活。

被送給曹操

這種說法認為,孫權為了自保或者聯姻,把大喬送給了曹操。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曹操對于人妻的癡迷程度,以及孫權在赤壁之后面臨的困境。

這種說法看似有理,但實際上有三個漏洞。其一是如果大喬被送給曹操,那麼江東士族必然會激烈反對。因為大喬不僅是孫策的遺孀,也是橋氏家族的女兒。

橋氏家族是皖城名門望族,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人脈。如果孫權敢對大喬動手,那麼他就會得罪橋氏家族和皖城百姓,甚至引起江東內部的動蕩和反抗。

其二是如果大喬被送給曹操,那麼曹操必然會對她大加贊賞。因為曹操是一個喜歡美女的人,他曾經說過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負我」。

他對于人妻的癡迷程度更是出了名的,他曾經為了得到貂蟬而殺了呂布,為了得到甄氏而殺了袁紹。如果他得到了大喬這樣的絕色佳人,他一定會把她置于銅雀台,讓她成為自己的寵妃。

ADVERTISEMENT

但是在正史《三國志·魏書》中,并沒有提到曹操有過大喬這樣的妃子。這說明大喬并沒有被送給曹操,而是留在了江東。

其三是如果大喬被送給曹操,那麼孫權必然會失去江東人心。因為孫權是孫策的弟弟,他應該尊重孫策的遺愿,保護孫策的家庭。

如果他把自己的嫂子送給了敵人,那麼他就是一個忘恩負義、無情無義、無恥無信的人。他就會被江東百姓所唾棄,被江東士族所拋棄,被江東軍隊所背叛。他就會失去江東的基礎和支持,無法與曹操和劉備爭奪天下。

被孫權納為妾

這種說法認為,孫權為了繼承孫策的遺產和威望,把大喬納為自己的妾室。 這種說法的依據是《三國演義》中的描寫,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和小說中的想象。

這種說法看似有據,但實際上有兩個漏洞。其一是如果大喬被孫權納為妾,那麼她必然會在孫權的后宮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。因為她不僅是孫策的遺孀,也是橋氏家族的女兒。她有著美貌和智慧,也有著親情和情感。

她必然會得到孫權的寵愛和尊重,也必然會對孫權的政治和軍事有所建議和幫助。但是在正史《三國志·吳書》中,并沒有提到大喬在孫權后宮中的任何事跡和作用。這說明大喬并沒有被孫權納為妾,而是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和獨立。

其二是如果大喬被孫權納為妾,那麼她必然會與吳國太產生矛盾和沖突。

因為吳國太是孫策的母親,也是孫權的母親。她對于孫策和大喬之間的感情非常了解和尊重。她也對于孫權和江東之間的責任非常明確和嚴格。

如果她發現孫權竟然對自己的嫂子起了歹心,那麼她一定會大發雷霆,責罵孫權,保護大喬。她也會對孫權的其他妻妾表示同情和支持,制約孫權的行為和權力。

但是在正史《三國志·吳書》中,并沒有提到吳國太和大喬之間的任何糾紛和爭執。這說明大喬并沒有被孫權納為妾,而是得到了吳國太的庇護和敬重。

四、大喬的真實結局

既然以上三種說法都有各自的漏洞,那麼大喬的真實結局究竟是什麼呢?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測:

大喬保持了寡居

大喬在孫策死后,沒有再嫁給任何人,而是保持了寡居。這是最有可能的結局,也是最符合歷史事實和人物性格的結局。因為大喬對孫策有著深厚的感情,她不愿意背叛丈夫的忠誠,也不愿意傷害自己的尊嚴。

她也不想給孫權和江東帶來任何麻煩和危險,她只想安靜地生活,盡自己的本分。她也得到了孫權和吳國太的尊重和照顧,她沒有受到任何欺凌和侵犯。她也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和獨立,她沒有被任何人所利用和控制。

大喬隱居了皖城

大喬在孫策死后,沒有留在建業或者壽春,而是隱居了皖城。這是比較可能的結局,也是比較符合歷史背景和人物心理的結局。因為大喬出生于皖城,她對皖城有著深厚的情感。她也知道皖城是橋氏家族的根基,她想回到自己的家鄉,與自己的親人相聚。

她也覺得皖城比較安全和平靜,她想遠離戰亂和紛爭,享受一些清閑和自由。她也得到了孫權和吳國太的同意和支持,她沒有被強行留下或者送走。

大喬活到了晚年

大喬在孫策死后,并沒有因為悲傷而早逝,而是活到了晚年。這是有一定可能的結局,也是有一定依據的結局。因為大喬雖然失去了愛人,但并沒有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。

她還有著自己的親人和朋友,她還有著自己的信仰和理想。她也有著堅強的性格和健康的身體,她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。

她也得到了孫權和吳國太的關心和幫助,她沒有被忽視或者遺忘。

五、總結

大喬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人之一,她出自皖城名門望族橋氏家族,嫁給了江東英雄孫策。 大喬和孫策雖然是政治婚姻,但也有著深厚的感情。兩人大喬和孫策雖然是政治婚姻,但也有著深厚的感情。兩人相敬相愛,恩愛無比。

大喬在孫策死后,沒有再嫁給任何人,而是保持了寡居。她也沒有留在建業或者壽春,而是隱居了皖城。她也沒有因為悲傷而早逝,而是活到了晚年。

大喬的結局并不悲慘,而是平淡而尊嚴。她沒有被曹操所得,也沒有被孫權所納。她只是忠于自己的愛情,忠于自己的家族,忠于自己的信念。

大喬是一個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女性,她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美麗和貞節。她也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模仿的女性,她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和獨立。她的故事不僅是一個歷史的傳奇,也是一個人性的典范。她的名字不僅是一個美麗的符號,也是一個永恒的靈魂。
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