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建社會中,皇權至高無上,自秦始皇到清朝末年,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彰顯自身權力的至高無上性,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來在彰顯自己的權力。比如,在封建社會,皇帝自稱為「朕」,其他人不能這麼稱呼,身穿黃馬褂,其他人也不能穿這種顏色。
皇帝的吃穿住行都和尋常人不一樣,明朝以及清朝時期,皇帝都住在北京的紫禁城,戒備森嚴,普通人根本進不去。其次,皇帝在吃的方面也很講究,山珍海味不斷,而且為了防止其他人下毒,皇帝用膳之前,還會讓太監試吃。
封建王朝的皇帝都十分看重龍袍,普天之下,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,一般人要是敢私自制作龍袍,就以謀反罪論處。所以,在古代,要是有人膽敢私自制作龍袍,萬一被發現了,就等著被處罰吧!
1982年,重慶江北區有一家紡織廠在施工。
工人們拿著鐵鍬挖地基,準備擴建廠房,可是挖著挖著就發現不對勁,下面有一塊很大的石板。遇到這種情況,工人只好停下來,施工負責人也感到很疑惑。
後來,工人們把這塊石板給清理了出來,讓人沒想到的是,下面居然是一座古墓!負責人立馬向當地的文物部門報告,文物工作人員也前來查看,經過勘測后,給出結論,這是一座清朝的農民墓葬,沒有什麼發掘價值。
既然如此,那麼工人們就繼續施工吧。有一天,在工人休息的時候,幾個孩子來到工地玩耍,他們用木棍從墓中挑出來一件衣物,在一番撕扯之后,這件衣物破損嚴重。專家得知這個消息后,又一次趕往工地。
經過鑒定,幾個熊孩子破壞了的衣物是一件龍袍!一時間,工地古墓發現龍袍的消息傳開了,專家也重新對這座古墓進行發掘。
經過仔細的發掘,這件古墓中一共發現了28件國家一級文物,其中龍袍有4件。
最終,墓主人的身份也被揭開,他就是明玉珍。明玉珍原名明瑞,曾經是紅巾軍徐壽輝手下的一員大將。後來陳友諒殺了徐壽輝,自立為帝,明玉珍看不起陳友諒,也稱王,兩年后建立了大夏國。
于是,元朝末年時期,一群農民武裝勢力互相兼并,朱元璋滅了大夏國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1992年的時候,韓國一個有名的商人明在律得知這個消息,內心激動不已,原來明玉珍是他的祖先,族譜上有著明確的記載。
明在律忍著內心的激動,帶著家人來到重慶祭拜祖先,後來,明玉珍的墓成為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了。明玉珍的后代主要分布于韓國、朝鮮,其中韓國最多,有4萬人左右,朝鮮也有2萬人。
後來,每年陸陸續續都有韓國的后代前來祭拜,根據粗略統計,至今已有萬余人來到明玉珍的墓前認祖歸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