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在臨終前還不忘告誡大家:子龍不可重用!他為什麼這樣說?!
2023/10/05

ADVERTISEMENT

前言:

三國時期,天下大亂,群雄逐鹿。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年代,要想在旋渦中站穩腳跟,就必須擁有一批英勇善戰的猛將。有了這些猛將坐鎮各地,統帥軍隊,方能在混戰中占得先機。

當時袁紹有顏良文丑,曹操有夏侯惇張遼,那麼劉備麾下的猛將又有哪些呢?答案是:關羽,張飛,趙云,馬超,黃忠——五虎上將!

在這五虎上將中,有一人尤為忠誠老實,他就是趙云。趙云追隨劉備30余年,為劉備效命,可謂忠心耿耿。今天,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位忠誠的常山趙子龍的傳奇經歷。

一、三國群雄割據,劉備起兵江東

東漢末年,統一的漢分崩離析,群雄割據,戰火紛飛。劉備作為漢室宗親,先后投奔袁紹和劉表,終于在江東站穩了腳跟,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。

在當時形勢動蕩的年代,劉備深知「人才」的重要性。他先后結識了關羽、張飛、趙云、馬超、黃忠等一批猛將。其中,有一位名叫趙云的將領,為劉備效力了30余年,立下汗馬功勞。

趙云,字子龍,漢末名將,出生于河北常山。他家世并不顯赫,但是他勤奮好學,善騎射,長相英俊,為人正直,在鄉里小有名氣。

ADVERTISEMENT

公元190年,河北一帶群雄割據,趙云投奔了常山郡太守公孫瓚。公孫瓚見趙云才干出眾,將他編入麾下,管轄一支隨從軍隊。

1994年,劉備來到河北,同公孫瓚暗生隔閡。劉備想借兵救援徐州牧陶謙,遭到公孫瓚拒絕。劉備便提出只借用公孫瓚手下的一員猛將趙云前去徐州。

公孫瓚其實并不看重趙云這號人物。他想借此機會拉攏劉備,于是爽快地將趙云借給了劉備。從此,趙云的命運就跟劉備緊緊地連在了一起。

二、新野破敗,趙云救主公幼子

趙云從此追隨劉備左右。凡劉備所到之處,趙云必定跟隨。劉備起初兵力單薄,處境艱難,但是有趙云這樣忠心耿耿的猛將相隨,他的事業才得以一步步發展壯大。

208年,曹操率大軍壓境,劉備只能棄新野而走。這次退卻變成潰敗,十萬百姓和劉備的家小都四散奔逃。

劉備敗走當陽時,發現他的妻子孩子不知所蹤。趙云立即調轉馬頭,孤身回到新野廢墟,要去尋找劉備的家人。

終于,在一片廢墟中,趙云發現了劉備的妻子糜氏和年幼的兒子劉禪。

ADVERTISEMENT

然而曹軍追兵已至,形勢危急。

糜氏知道趙云獨自帶著自己和孩子突圍肯定困難重重。為了不拖累趙云,她選擇了自盡。將劉禪托付給趙云后,自刎而亡。

趙云將劉禪綁在胸前,開始在重重包圍圈里殺出一條生路。曹軍將領見趙云來勢洶洶,紛紛前來迎戰,結果個個戰死沙場。

趙云以一人之力殺出重圍,歷經艱難險阻,終于將劉禪平安送到劉備身邊。此舉大大增加了趙云在軍中的聲望和地位,也更增強了劉備對他的信任。

三、五虎上將之冠,忠義雙全趙子龍

從此,趙云在劉備軍中地位更加重要,成為劉備麾下「五虎上將」之一。他跟隨劉備左右長達30余年,經歷了從江東到入川再到漢中一系列征伐。

無論劉備處境如何,趙云從未有一絲一毫的怨言。他寧肯睡草舍,吃野也絕不離開主公分毫。可見他對劉備忠心耿耿。

趙云也曾立下汗馬功勞。博望坡之戰,他率先誘敵,設下伏擊,獲得大捷。此后傳遍天下,聲名遠揚。

ADVERTISEMENT

趙云為人正直謙遜,雖然他武藝高強,但是從不顯露鋒芒。他甘居人下,從不越俎代庖。這與張飛、關羽的性格迥異,卻更為劉備所看重。

兵貴神速,趙云決斷力極強。他的勇猛無人能敵,又懂得進退有度,不像關羽只知前呼后擁。可謂智勇雙全。

222年,劉備在白帝城駕崩。他臨終前特意囑咐,不要再讓趙云出戰。因為他知道,趙云已經年邁體衰,再出征勢必危險。

劉備希望趙云能留在成都,輔助他年幼的兒子劉禪。他不放心將軍國大事交給旁人,只有忠心如趙云才能托付。

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劉備對趙云的信任有多深。正因為趙云忠誠老實,劉備才希望他助子鞠躬盡瘁。

四、北伐之戰,猛將壯烈殉國

然而,命運弄人,趙云并沒有遵照劉備的遺愿。227年,蜀漢丞相諸葛亮發動北伐曹魏。雖然已經白發蒼蒼,趙云還是要求北上征戰。

他心中對主公有著無盡眷戀與思念。雖已不再壯年,但一想到能為劉備主公再立功勞,他就提起了全身的斗志。

在北伐的前幾場戰役中,趙云仍然表現驍勇,殺敵百余。但是他畢竟年老體弱,終于在五丈原之戰中陣亡。

趙云壯烈殉國,為劉備主公報了一箭之仇。雖然他沒有遵從劉備的最后囑托,但他的忠心義膽,將永遠銘刻在歷史長河中。

五、忠誠的趙子龍,光輝的一生

趙云跟隨劉備30余年,經歷起起落落,兢兢業業,從未有一句怨言。他將忠誠這兩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
也正因有他這個悍將,劉備的事業才得以步步推進,最終建立了蜀漢江山。趙云為劉備主公兩肋插刀,永世流芳。

趙云并不像關羽張飛那樣目中無人,他謙和溫順,處變不驚,是五虎上將中最穩重的性格。他沒有霸氣,卻有堅韌。

劉備深知趙云的為人,所以臨終時不愿他再奔波勞累。他想讓趙云樂享天倫之樂。然而忠義兩難全,趙云最后還是選擇了戰場。

趙云的一生可以說是幾近完美。他忠誠,義薄云天,又武藝高強。雖然他沒有達成劉備的最后心愿,但他的一生依然光輝璀璨,值得后人敬仰。

今人崇尚個性與自我,但是趙云的奉獻精神也值得當代人學習。只有這樣的人才,國家興旺,家國安康。

結語:

趙云的一生,可以說是忠義兩字的最佳注腳。他歷經磨難,兢兢業業,從未有片刻違背自己的信仰。正因為有他這樣的猛將在,劉備的事業才得以一步步壯大,最終建立了蜀漢的江山。

忠義是趙云的本色。他謙和親和,處變不驚,不像關張二人那般蠻橫;他沉穩內斂,寬厚仁慈,沒有馬超的張狂。可以說,趙云集五虎上將的優點于一身,是劉備軍中不可多得的良材。

趙云的名字,將與三國鼎立的歷史一同流傳。他忠心耿耿的精神,也將激勵后人心中的正義。正如詩句所說:「國士無雙趙子龍,雖死猶生忠魂在!」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