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而知天命,到了50歲,年過半百,老百姓更關注的無疑就是健康。
但問題來了,50歲以后,有長壽體質的人,都有哪些特征呢?
很多人會說,50歲以后,一定要看面相,如果你有長眉毛和長耳垂,那麼長壽的希望就很大了,因為長眉毛和長耳垂又被稱為長壽眉和長壽耳。
真相果真如此嗎?
當然不是,作為醫生,要告訴大家的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老年人的眉毛變長,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,這是因為年齡增加,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變慢,眉毛的更新速度也變慢了,所以就會出現長眉毛的現象。
至于長耳垂,英國的一位全科醫生曾發現,人的耳朵并不是恒定不變的,年齡每增加1歲耳朵的平均長度會增加0.22mm,50年可讓耳朵長度增加1cm。所以你也可以認為,年齡越大,耳垂可能就越長。
但無論是長眉毛還是長耳垂,都不能和長壽掛鉤,真正長壽的人,往往有以下6個特征,不妨看看你占了幾個。
第一,長壽的人,血壓都很標準
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血壓也有可能升高,但一部分老人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他們的血壓有可能更穩定更標準。
高血壓是一種無法治愈的慢性病,我國每3位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,高血壓導致的腎臟、心臟和腦血管并發癥,嚴重影響健康和壽命。
所以,無論你到了什麼年齡,如果血壓都很標準,那麼恭喜你,更易長壽。
所謂的血壓控制比較好的標準,過去認為收縮壓低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低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,2022年11月13日,首部《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》發布。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診斷界值下調為收縮壓大于等于130毫米汞柱和/或舒張壓大于等于80毫米汞柱,也就是說,收縮壓低于13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低于80毫米汞柱會更好。
第二,長壽的人,血糖都很正常
年齡大了,最易罹患2型糖尿病。
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,得了糖尿病,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,血糖總是波動,讓人心煩意亂,更重要的是,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,還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,包括糖尿病腎病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、糖尿病血管病變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。
這些并發癥都是長壽路上的絆腳石。
一般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/L,6.2-6.9mmol/L之間是一個臨界狀態,3.9-6.1mmol/L則屬于標準血糖,如果你在臨界狀態,那麼你可要注意了,如果你在標準狀態,那麼恭喜你。
第三,長壽的人,牙齒往往很好
我們依靠牙齒咀嚼食物,年齡大了,你會發現牙齒好是多麼重要。
遺憾的是,很多人到了50歲,好的牙齒已經沒有多少顆了。
還好的人在更年輕的時候已經去醫院種植牙了。
判斷長壽不長壽,牙齒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,8020,即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牙齒健康的標準,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(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,不松動的牙)。
如果你50歲連人家80歲都不如,那麼可要當心了。
第四,長壽的人,心肺功能往往很好
年齡大了,兩個部位至關重要,一個是心臟,一個是肺部,心臟好不好,就看心功能,肺部好不好,就看肺功能。
無論是心臟疾病還是肺部疾病,直接影響的都是器官功能,心功能不好的人,爬個樓梯就胸痛胸悶、大汗淋漓,肺功能不好的人,氣溫一下降或是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,連氣球都吹不起來。
心肺功能不好的老人,要想長壽,幾乎是很難的一件事情。
第五,長壽的人,走路速度更快更穩健
健康成年人的走路步速為每秒1.3-1.4m,隨著年齡的增長,步速會有所下降,但對于老年人來說,最好不要低于每秒0.8m。
如果走路速度很慢而且走路很不穩健,往往提示老年人的身體不太好,以致他們不敢走快或是無法走快。
沒有一定的步速和穩健程度,很難發揮較好的運動效果。
第六,長壽的人,胃腸道往往很好
對于老年人來說,胃腸道很好真得很重要。
胃腸道不好,吃點東西就不舒服,人也格外消瘦,免疫力差,試問身體能好嗎?
胃腸道好不好,一看消化和排便,而就是要看胃腸鏡檢查了,如果一個老人胃部不適,罹患了慢性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甚至是胃癌,或是腸道不好,罹患了腸癌,那麼顯然會對長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。